中國日報網10月10日電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錨定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非洲專家認為,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與實踐為非洲的現代化道路提供了寶貴經驗,也為中非合作擘畫了新藍圖。
南非開普敦大學納爾遜·曼德拉公共治理學院客座教授卡洛斯·洛佩斯(Carlos Lopes)指出,中國的崛起,尤其在工業化、基礎設施建設、減貧方面取得的成就,對長期以來在全球價值鏈中被邊緣化、局限于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單一產品出口模式的非洲國家來說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洛佩斯表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成功說明了長期戰略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對于夯實經濟增長基礎的重要性。
他指出,非洲國家可以效仿中國的做法,重點發展戰略性產業,利用全球價值鏈實現產業升級,并逐步從原材料生產轉向附加值更高的制造業。
洛佩斯認為,與傳統西方發展模式不同,中國的發展模式“強調自主權和在平等的基礎上建立伙伴關系”,激勵非洲國家走自己的發展道路。
肯尼亞國際問題專家卡文斯·阿德希爾(Cavince Adhere)表示,中國實現現代化對非洲很重要,因為中國經濟變強意味著非洲有了一個更強大的合作伙伴,能夠支持包括非盟《2063年議程》在內的非洲各項發展計劃。
阿德希爾說,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全面推進,中非伙伴關系也將為非洲帶來更多機遇,特別是在中國目前大力發展的人工智能、云計算、機器人和空間科學等創新驅動型高端產業。
他指出,在社會經濟轉型(比如減貧)方面,中國也為非洲國家提供了很多寶貴經驗。
肯尼亞非洲政策研究所專家賈斯圖斯·圖西蒂·旺吉魯(Justus Thuthi Wanjiru)表示,中國愿意同非洲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理念,這對非洲國家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
他說:“中國強調發展道路有千萬條,不要照搬不符合本國國情的經驗。非洲國家也應該自主探索適合本國的發展道路。"
(編輯:陳丹妮 審核:夏夢晨、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