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社副總編輯王浩在總結發言中說,講好“一帶一路”故事,要見人、見事、見景、見情。“一帶一路”的關鍵在人,建立在互相理解和信任上的民心相通,是互聯互通最重要的人文基礎。詳細>>
基礎設施是互聯互通的基石,也是許多國家發展面臨的瓶頸,在本次活動中,中外專家學者和媒體記者感受到南通推動傳統優勢行業轉型發展,以產業促進“一帶一路”設施聯通,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深化的過程中,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詳細>>
7月15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評論工作局主辦,中國日報網、浙江省委網信辦、江蘇省委網信辦、甘肅省委網信辦等承辦的“絲路人·絲路情——2019中外學者交流活動”在浙江寧波啟動。詳細>>
7月19日,“絲路人·絲路情——2019中外學者交流活動”抵達最后一站敦煌。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提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沿著高質量發展方向不斷前進。
無論寧波、南通還是敦煌,都在古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上有著繁榮的過往,如今更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迎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中外學者和媒體代表通過觀察記錄“一帶一路”上發生的巨變,更加深切感受到“一帶一路”倡議的豐富內涵和時代意義。
日前,筆者隨著“絲路人·絲路情”2019中外學者交流團到訪南通海門疊石橋國際家紡城,處處熱鬧非凡,車水馬龍,大型貨車川流不息。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疊石橋必定能在大潮翻卷中劈波斬浪,闖出風光無限的未來,更多的疊石橋故事也會在絲路上精彩演繹。
7月19日,記者跟隨“絲路人·絲路情”采訪團來到敦煌熔鹽塔式光熱發電站參訪。據了解,首航節能敦煌10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發電站是國家首批光熱發電示范電站之一,于2018年12月底并網發電,是我國現階段建成規模最大、吸熱塔最高的100兆瓦級熔鹽塔式光熱電站。
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時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為世界造福,世界向“一帶一路”致以幸福的回應。
7月15日上午,由中央網信辦網絡評論工作局主辦的“絲路人·絲路情”2019中外學者交流活動在寧波慶安會館啟動。通過他們的走訪、探尋絲路遺跡,用影像和文字向世界展示“一帶一路”建設的新風采,也是傳遞“絲路”好聲音的一個重要渠道。
【絲路人·絲路情】寧波:古絲綢之路“活化石”,展現發展新魅力
寧波,像它所擁有的港口一樣,是人類尋求、開拓更廣闊生存空間的“試驗田”。物流與貿易在這里集結,文化和文明在這里孕育、交融,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民的追求,在這里得到驗證。
百年未有的大變局的內涵是清楚的。幾百年來西方主導世界、一家獨大的局面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最明顯的就是西方的衰落、新興國家的整體性崛起。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一帶一路”是中國對未來世界秩序給出的一種具有中國特色、中國理念的答案。詳細>
敦煌10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發電站被形象地譽為“超級鏡子發電站”。塔周圍由12000面定日鏡組成,電站配置11小時的熔鹽儲熱系統,可實現24小時持續發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