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热国产手机免费视频,日韩精品无码按摩精油,狠狠狠的在啪线香蕉27194,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

身邊的中非故事——“中國企業正在幫助我們擺脫貧困與落后”

來源:人民網
2024-09-05 15:1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年的玉米又豐收啦,產量比去年還高呢!”7月,剛果(金)盧阿拉巴省科盧韋齊市英格村村民穆倫巴·卡沙拉·索朗熱滿臉汗水,卻也笑容滿面,從秸稈上掰下來了兩顆又大又飽滿的玉米后開心地說道。

在英格村,數十公頃玉米地一望無際,密密麻麻地連成一片枝葉婆娑的海洋,隨風涌動著金色的波浪,處處呈現出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人們忙不迭地穿梭在玉米叢中掰玉米、運玉米,玉米穗在田野堆出一個又一個小山包;圍坐在地頭,麻利地剝著玉米包衣,塞滿一個又一個鼓鼓囊囊的袋子,歡聲笑語回蕩在田間地頭。

玉米是當地民眾的主要食物之一,許多村民都以種植玉米為生。然而,由于當地村民農業知識欠缺,耕作方式陳舊,特別是很多貧困家庭沒有錢買種子、買化肥,甚至連基本的犁、耙等農業器械都沒有,導致農作物產量極低,根本無法滿足當地村民的生活需求。索朗熱和丈夫共撫育了9個孩子,過去一家靠種植2公頃木薯為生,十種九不收,不僅吃不飽飯,也供不起孩子們上學。

2021年8月,在廣泛征求當地政府與周邊社區意見的基礎上,華剛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華剛礦業)與社區簽署社會責任書,將玉米種植扶持作為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項目列入規劃,著力重點推進實施。該項目從2022年開始分三年三個階段實施,幫助卡巴達社區、英格村、馬本多村、穆塔卡村、比瓦亞村等當地5個村莊完成500公頃的玉米種植任務。截至目前,累計捐贈優質玉米種子1.25萬公斤、尿素等化肥20萬公斤,以及各類農業機具,包括拖拉機、播種機、農藥噴霧器等。

“我還學會了科學的種植方法,要按照行距、株距要求分行種植,同時注重科學灑藥、施肥。”索朗熱向記者介紹著種植方法,“非常有用。出苗率和出苗質量都很好,玉米比前者優質又高產。”據介紹,華剛礦業專門聘請了5名農業技術專家,定期給村民講授犁地、耙地、播種、化肥及農業機具使用、收獲等知識,專家還經常深入田間地頭,對村民進行手把手地培訓。

“中國企業正在幫助我們擺脫貧困與落后。”英格村村長兼綠路社區發展委員會主席木巴卡·穆桑古·喬治格外感動,“華剛礦業不僅給我們送來了玉米種子和化肥,還為我們帶來了先進的農業機械設備,聘請了農業專家進行知識培訓,讓我們接受到機械化、現代化的農耕方式,感受到中國農業管理的先進理念,這對我們村子、社區乃至社會的進步意義重大。”

“以前吃不飽,現在吃得好。”索朗熱臉上堆滿了笑容,與記者分享著家里的變化,“玉米連續兩年獲得好收成,孩子也去上學了,全家人添了新衣,家里置辦了家電,過上了好日子。”

英格拉村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據喬治介紹,如今一些背井離鄉的人,也聞訊趕回墾荒種地,表示愿意自己投資種植玉米的村民也越來越多,多年拋荒的土地披上了綠衣。附近村莊的村民也慕名而來求教科學種植方法,有的干脆搬遷到英格村來學習。“村子越來越熱鬧了。”

又一個新的播種季即將來臨。喬治正領著村民緊張有序地耕地、耙地,為即將到來的雨季搶播做好準備。談起未來,喬治更是雄心勃勃,希望在中國企業的幫助下,全村有一天能種500公頃,甚至1000公頃玉米,讓村民遠離饑餓,人人實現飽暖。(人民網記者 黃煒鑫 鄒松)

【編輯:梁異】

【責任編輯:王輝】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777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
版權保護:本網登載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中報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獨家所有使用。 未經中國日報網事先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給中國日報網提意見: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