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法國總統馬克龍近期關于“歐洲戰略自主”的論述再次引發熱議。當前國際局勢風云變幻,歐洲國家必須重新調整外交政策——既不偏向中美任意一方,也不是簡單地在中美之間保持“等距”。真正自主的歐洲外交政策必須找到獨立的“第三條道路”,同世界其他主要力量共存,以平等互惠為原則處理重大國際問題,在多極世界中引領自身向前發展。
今年4月,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接受采訪,引發了關于歐洲戰略自主的新一輪討論。馬克龍表示,歐洲應成為美國和中國之外的“世界第三極”,而不是成為兩國的附庸。一些歐美人士強烈指責馬克龍的觀點,稱當前正值在烏克蘭危機之際,亟需北約全面協同一致,而馬克龍的言論嚴重損害了大西洋兩岸國家的團結。
但與此同時,馬克龍的言論也得到了另一些人的贊同。
圖片來源:新華社
“歐洲自主”并不是個新話題。現任德國總理朔爾茨早在2021年擔任默克爾政府副總理時就表示:“未來幾年最大的外交政策挑戰是,歐洲必須在美國、中國、俄羅斯等世界大國以及其他亞洲、非洲或拉美大國家之間,找到自己的位置。” 時任德國總理默克爾也多次強調歐洲獨立自主。2017年,默克爾曾說,“我們可以完全依賴他國的時代已經結束了”,這句話當時激怒了不少人。她還指出,盡管歐洲和德國的利益常常與美國一致,但并非總是如此。
朔爾茨政府繼續堅持歐洲獨立的路線。在2022年11月訪華之前,朔爾茨表示,德國對建立全球政治集團不感興趣,孤立中國是錯誤的。后來他強調,在世界日益多極化的進程中,歐洲國家應保持獨立,且德國與歐洲應盡量與美國建立平衡的伙伴關系。他否認美國和中國之間將展開新的冷戰,并表示德國與歐洲并不熱衷于搞“民主國家”與“非民主國家”的對抗。
如果馬克龍認為歐洲的戰略自主已經實現,或許有一定道理。歐盟必須在國際事務中發出自己的聲音,而不是讓美國、中國等國家左右自己的觀點,這一點在歐洲毋庸置疑,經濟發展的要求也使其勢在必行。2022年,歐洲有4個國家躋身世界十大經濟體。到2050年,這一數字預計將減半,僅剩德國和英國分別位列第九和第十。屆時全球最大的幾個經濟體將是中國、美國、印度、印尼和巴西。即使是作為歐洲最大經濟體的德國,也無法單獨對國際局勢產生影響。這也就是為什么近期九個歐盟成員國呼吁對歐盟共同外交和國防安全政策的決策方式進行全面改革,要求在關鍵的國防和外交問題上采用多數表決制,而不是全體一致。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然而,同意用一個聲音說話并不能表明采取何種立場。目前,歐洲國家在應該推行何種外交政策上往往意見不一。一些國家認為,歐洲應效仿冷戰時期,拉攏美國,壓制俄羅斯,把中國排除在外。但另一些國家則表示,這將導致歐洲在一定程度上盲目追隨美國,并令歐洲卷入不必要的危機。
“跨大西洋主義者”總是強調美歐之間深厚的歷史紐帶、美國在上世紀90年代歐洲秩序重組過程中發揮的積極作用、美國對維護歐洲安全的總體重要性、以及“華盛頓共識”所支撐的密切經濟聯系:平衡預算、放松監管、商品和資本自由流通、公平競爭。這些都沒錯,然而也有其他人士指出,拜登政府雖然仍宣稱保障歐洲安全,但其實際行動已然背離了雙方共識。
美國此前推出了《芯片和科學法案》和《通脹削減法案》,籌措超1萬億美元投資計算機芯片和綠色技術領域企業,前提是有關企業必須在美開展業務,且不能與中國有太多的業務往來。這兩項法案違反了WTO規則,可能導致歐洲企業遷往美國。而被廣泛視為親歐派的拜登政府正是這些政策的推行者。2024年美國又將迎來總統大選,那時又會發生什么呢?畢竟,美國已經有過一位稱北約為“過時”、視歐盟為“敵人”的前總統特朗普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因此,歐洲國家必須重新調整外交政策——在中美之間既不偏向任何一方,也不簡單地保持“等距”。真正自主的歐洲外交政策必須找到獨立的“第三條道路”,從而在未來多極世界中引領自身向前發展。在這個多極世界中,歐洲應該致力于成為一極,與美國、中國以及巴西、印度、印尼、非洲,甚至俄羅斯等新興伙伴并立。這樣的政策應當被囊括在德國政府目前正在擬定的“新對華戰略”中。而即將于今年6月舉行的第七次中德政府間磋商將是朝著“新歐洲道路”邁出第一步的合適時機。
所有重大全球問題的應對都應在以互惠為基礎的獨立政策框架內加以考慮。各國應當促進貿易往來,讓企業能夠自由進行貿易和投資,不受過多政府指令的阻礙。科技合作應該像文化交流一樣蓬勃發展,而不必過分擔心來自外部的負面影響。政治問題應根據歐洲自身利益來決定。在這一點上,法國總統馬克龍是對的,那些對歐洲不重要的問題不應該對歐洲與其他國家的關系產生負面影響。反之,歐洲也不應介入其他國家與中國之間可能發生的爭端,除非歐洲的利益受到威脅。將目光轉向當前歐洲政治中最重要的問題——烏克蘭危機,這也意味著歐盟應該繼續堅定地應對由此產生的挑戰。
總而言之,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將為歐洲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21世紀帶來繁榮。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本文原標題為 "Recalibration required"
責編 | 宋平 欒瑞英
編輯 | 張釗
實習生秦迦勒、楊恒瑞、莊舒涵、劉芷彤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