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1月8日電 2023年1月8日是新冠病毒實施“乙類乙管”的第一天,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主題為“第十版防控方案有關情況”。有記者提問,更新出臺第十版防控方案的主要考慮是什么?其中做了哪些調整?國家疾控局傳防司司長、一級巡視員雷正龍對此做出回答。
雷正龍表示,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了《關于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自2023年1月8日起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有關規定,并根據現階段疫情防控形勢,制定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第十版防控方案繼續強調做好個人防護,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加強疫苗接種,加強重點場所、重點人群、重點機構及農村地區的疫情防控工作。
雷正龍介紹,第十版防控方案進行了五個主要方面的調整:一是更新了疾病名稱。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二是加強監測預警。常態化情況下,主要開展病毒變異監測、個案報告、哨點醫院監測、不明原因肺炎監測、城市污水監測等。應急情況下,增加核酸和抗原檢測監測、發熱門診監測、重點機構監測等;三是調整檢測策略。不再開展全員核酸篩查,社區居民根據需要“愿檢盡檢”。對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等重點機構工作人員和被照護人員,在疫情流行期間要定期開展抗原或者核酸檢測。社區重癥高風險人員出現相關癥狀后開展抗原或核酸檢測等;四是調整傳染源管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不再實施隔離措施,實施分級分類收治;不再判定密切接觸者,不再劃定高低風險區;五是流行期間可以采取緊急防控措施。也就是說在常態化情況下,一般不需要采取緊急防控措施;在疫情暴發流行期間,結合病毒變異的情況,疫情流行的強度、醫療資源的負荷和社會運行情況等進行綜合評估,可以根據人群感染率和醫療資源緊張程度等,適時、依法采取臨時性防控措施,目的就是減少人員聚集,降低人員流動,減少發病率,減輕感染者短期內劇增對社會運行和醫療資源等的沖擊,有效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編輯:胡曉珊 刁云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