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特效畫面如何更加震撼?機器人怎么“越來越會聊天”?……在8日至10日線上舉行的2022中國計算機大會中,專門設置了118場前沿技術論壇,圍繞云超算、元宇宙、人機對話等計算領域的熱點話題,產學研用的從業者們進行了探討展望。
超算上“云”意味著什么?
與會專家認為,我國超算能力總體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伴隨著國內逐漸普及,超算未來運行模式將朝著云服務方向發展,逐步大眾化和普及化。
圖為貴州省貴安新區超級計算中心。新華社記者向定杰 攝
超算如何“飛入尋常百姓家”?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總工程師唐卓認為,目前各超算中心和數據中心之間的算力是相對孤立的,尚未形成統一的算力網絡,資源孤島現象嚴重,算力網絡構建和基于算力網絡的多云管理是主要技術挑戰。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錢德沛說,超算作為國家算力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在“東數西算”背景下進一步提升基礎設施形態。通過高速網絡把分布在全國各地的超算中心互聯起來后,還要有統一的運行管理層、運營服務層,要采取多運營商、多運營中心的模式,鼓勵競爭。
在此過程中,大眾會有什么切身感受?專家舉例稱,影視行業正在搭上算力時代的快車加速發展,比如電影中酷炫的特效要耗費高昂的后期制作成本,而今后這些算力需求大的環節將更多在云端高效、低成本地完成,也會給觀眾帶來更好的視覺享受。
數字人“叩開”元宇宙大門?
隨著元宇宙概念火熱,以虛擬主播、虛擬偶像、虛擬員工等為代表的數字人受到追捧。新奇的外觀形象、靈巧的互動效果,行業正在挖掘其在更多領域的現實價值。
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研究員翁冬冬是數字栩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CTO。他所在的團隊推出過數字手語主持人,參與了“數字梅蘭芳”大師復現項目。
在他看來,數字人建模、驅動、渲染的真實性對于元宇宙中用戶體驗、交流的沉浸感至關重要,“我們想要的是能進行互動的數字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張平說,在元宇宙世界中,人們可以隨時隨地、低延遲地與元宇宙進行鏈接,以虛擬身份的形象進行具有沉浸感的社交。同時元宇宙擁有大量多元化的內容和出色的經濟系統確保人們可以長期在元宇宙中生活,一起改善甚至創造數字文明。
拋開無限的想象空間,業界普遍認為,未來數字人的大規模應用,有三個條件必不可少:高寫實度的效果、較高的生產效率和可控的成本。而能否真正實現高度實時性,高度可靈活性和高度適應落地場景,并與人類進行有效交互,仍有待時間驗證。
聊天機器人如何自我進化?
近期,一款聊天機器人迅速走紅,它會寫代碼、編劇本、做數學題,還能解答網友的許多刁鉆問題。
專家表示,其之所以“智力超群”,離不開大規模多模態預訓練。越來越多的研究者認為人工智能的繼續進步,需要突破語言、語音、視覺、圖形等分門別類的研究,模仿人類孩子的學習方式,融合多種模態的信息,來認識世界。
圖為貴州一家人工智能企業的員工在進行數據標注。新華社記者向定杰 攝
“人工智能模型開發的難點不是訓練過程本身,而是如何用一個模型去適應千變萬化的場景。”中國人民大學高瓴人工智能學院教授盧志武說,他所在的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悟道·文瀾”團隊在2021年設計并訓練了一款大規模中文通用圖文預訓練模型,在跨模態檢索、視頻剪輯、圖文生成等任務上均取得出色表現。比如在對話框里輸入“黃河遠上白云間”,只消兩三分鐘,一幅滾滾黃河水在山間奔涌的水墨畫便躍然紙上。
他表示,大規模多模態預訓練在經過爆發式發展后,目前處于“啃硬骨頭”的階段,未來要更多關注落地應用,要讓人工智能模型像人一樣,同時學習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信息,且不論面臨何種場景,都能給出最合適的反饋。(記者向定杰)
(向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