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文物最韓城,華夏史筆唯司馬。司馬遷祠位于韓城市芝川鎮,毗鄰黃河,歷史悠久,雄渾壯觀,是一個集朝圣祭拜、歷史文化熏陶、休閑觀光學習于一體的旅游勝地。1982年國務院公布司馬遷祠為第二批國家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晉升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形成為關中地區獨具一格的文史+旅游融合的景區。2018年12月7日,入選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財經頻道和盈科旅游主辦的2018《魅力中國城》文化旅游魅力榜。
司馬遷祠主要以司馬遷墓為依托,該墓修建在芝川鎮韓奕坡懸崖上,始建于西晉永嘉4年。祠院大門上書“太史祠”,祠后即為司馬遷墓,經西晉、宋、金、元、清五次修葺,至今完好。墓系磚砌,呈圓形,高2.15米,周長13.19米。墓壁周圍嵌有磚雕八卦圖案和花卉圖案16幅,墓頂古柏一株,樹分五枝,枝干蒼勁,盤若蛟龍。墓前豎立著一塊石碑,上刻“漢太史司馬公墓”,為清乾隆陜西巡撫畢沅題書。
西北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副院長席會東認為,中華5000年文明史,從軒轅黃帝到漢武帝劉徹,這近三千年是由韓城人司馬遷來書寫的,并且司馬遷在中國歷史上確立了“兩脈兩統”,確立了中國大一統的思想觀念,確立了中華文明的時空坐標,讓今天所有的炎黃子孫、中華兒女知道自己是誰,從哪里來?同時也昭示中華兒女應向何處去?司馬遷是中國文脈史上最璀璨的一顆星,司馬遷所代表的中國文化精神,所傳承的家國情懷是今天中國人仍然追求的一種人生格局和境界。
司馬遷祠景區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由司馬遷墓為依托,發展為包含國家文史公園、八路軍東渡黃河出師抗日紀念園三部分,司馬遷祠主景區規模由之前的200畝擴大到2000畝。新建的文史公園高起點、大手筆,占地面積約3200畝,其中包括1100畝的司馬湖水系及其附屬設施,1200畝的風景園林和900畝的建設預留用地,景觀布局為“一湖一堤兩溪三島十景十二園。作為景區的重要延伸和拓展,極大提升了景區品質。去年上半年,景區累計接待游客137.3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5.68億元,同比增長0.7%。
“司馬遷祠景區近年的發展首先主要是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做好文物本體保護,再然后就是大力弘揚史記文化,傳承司馬遷精神。由于司馬遷祠緊挨黃河,我們還多次對景區周邊生態和人居環境進行治理,一手抓生態保護,一手抓高質量發展,推動景區周邊的旅游配套設施建設”,韓城市景區管委會副主任龐有學透露,未來司馬遷景區至古城區附近,將打造一個方圓5公里范圍,集文化、旅游、休閑、生態康養、體育健身的富集區和聚集地,并計劃在景區內建設一個全國性的研學基地和大學生實驗、寫生基地。
(鐘夢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