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病了,你應該多吃點蔬菜和水果,可以增強免疫力。”
“你得減減肥了,太胖對身體不好。”
這樣的話你是否十分耳熟,甚至習以為常?但如果在與外國人交流時,你也這樣表達,那么即使你說的英語完全沒有語法錯誤,也仍然是失敗的溝通,你甚至還會成為一個“談話終結者”。這是因為除了語法,英語還有“社會語言能力”的考量。
在7月26日的2019國際英語教育中國大會的“論文展示”環節中,曾經在中央民族大學任講師,現在美國南加州大學進行語言教學研究的張瑩與聽眾分享了關于英語學習中“社會語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的研究。
“社會語言能力”指理解交際賴以發生的社會背景的能力。也就是說,英語學習不只是單純地學習語法,老師也需要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社會語言應用的語法規范、心理語言因素、文化因素和環境因素等等。
張瑩指出,在文章開頭的語境中,是沒有考慮到文化差異而導致的溝通障礙。由于文化差異,中國人傾向于認為生病的話應該注意飲食,而外國人通常沒有這樣的認知,從而覺得奇怪;而直接形容人“肥胖”在國外更是不禮貌的說法。但在中國,本著關心人的前提,人們對這種表達的在意程度卻不那么強烈。
這樣的例子其實不勝枚舉。譬如很多人到了國外餐廳,在點餐時會直接對服務員說“I need this”、“I need that”。但這樣的表達在外國人聽來顯得語氣比較強硬,不太禮貌。點餐要用May/Can I have...開頭,Please結尾,表示禮貌。英語和漢語的表達方式不同,很多學生認為英語的表達方式簡單直接,從而忽略了英語表達中的委婉之處。
那么應該如何增強學生的“社會語言能力”呢?張瑩建議采用五個步驟:刺激(stimulate),分享(share),介紹(introduce),分析(analyze)和練習(practice)。
“刺激”就是用各種“熱身”活動,如角色扮演、電影放映等,讓學生意識到“社會語言能力”的重要性;接下來的“分享”環節則可以讓學生結對討論,分享對“社會語言能力”的心得;“介紹”環節則是向學生解釋“社會語言能力”的核心概念,譬如跨文化交流意識,乃至“語用遷移”等更深層次的概念;在“分析”環節中,老師則要求學生運用學到的知識,來分析不同的交流情境;最后則是“練習”階段,通過反復的練習,讓學生真正掌握這些知識,從而有效地提高英語學習中的“社會語言能力”。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