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減證便民、優化服務,教育部發布《關于取消一批證明事項的通知》,清理取消29項證明事項。包括部門規章設定的10項證明事項,部門規范性文件設定的12項證明事項,以及經地方、基層反映,實踐中還存在無明文規定但在部分地區或學校實施的7項證明事項,其中,貧困生證明一項被取消,引起了廣泛熱議。
貧困生證明是指高校學生申請資助時需由家庭所在地鄉、鎮或街道民政部門對學生家庭經濟情況予以證明的環節,它的設立初衷,是為了加強和規范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工作,識別出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學生。不可否認,該環節曾經發揮了重要的歷史作用,但在實踐操作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比如有的地方要求學生親自跑一趟,對學生來講既是經濟負擔,也耽誤學習,貴州某地就曾出現學生跑7次都未辦成證明的極端案例;另一方面,某些人開具證明沒什么難度,有一些不貧困的學生也手握貧困生資格,導致真正的貧困生反而被排除在外。綜合來看,單純以家庭經濟困難證明為依據已不現實,取消它符合“減證便民”的政策導向。
取消貧困生證明之后,只需要申請人進行書面承諾,看起來門檻降了,人人都可以申請了,但必須指出的是,取消證明并不代表不需要認定了。相反,這對如何做好認定工作提出了更多考驗。須知,精準認定才是校園獎助工作的核心環節,只有讓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讓渾水摸魚的人無從伸手,資助款項才能發揮出最大效用。從這一目的出發,單純依靠貧困生證明固然不對,諸如高校“競選貧困生”,由貧困生發表演講“曬貧困”,就有很強的主觀色彩。在某些高校,甚至出現了“先來后到、輪流享受”“領導微調、特殊享受”,毫無疑問也是一種資源浪費。種種情況,愈加顯示出精準認定的重要性。
那么僅憑個人書面承諾,如何排除主觀因素,客觀準確地掌握貧困學生的真實情況呢?可以從其生活入手,劃出具體維度,這方面,已經有不少高校進行了探索。比如南京理工大學對全校在校本科生的飯卡刷卡記錄進行數據分析,每個月在食堂吃飯超過60頓,一個月消費不足420元的,被列為受資助對象,不用申請和公示就可以拿到補貼款。西安交通大學也搭建起學生大數據分析與服務平臺,構建了一套困難生認定和量化資助模型。這里要注意的是,數據固然是可靠的,但也不能唯數據化。總之,要主客觀結合,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得到精準識別、精準認定、應助盡助。
教育部多次強調,精準認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是決定資助政策落實效果的基礎性工作。取消貧困生證明之后,教育部要加強探索,結合地方經驗,為各大高校提供認定的規范性模板。此外,教育部也應和其他部門進行信息聯通,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信息數據庫,使高校方面可以一鍵查詢、一鍵比對。總之,只有把精準認定的工作抓實抓細,才能做到“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會錯”。 (王慶峰)
(王慶峰)